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的前瞻性、战略性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2025年4月17日,浙江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要求加大顶尖人才引进力度,探索人工智能人才评价新标准,推动人工智能人才流动共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到2030年,全面形成可持续发展、领跑发展格局,通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业应用全球领先,培育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
为响应政府号召,助力温州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2025年6月16日,培安美(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重大人才团队引进举措:引进以郭佑民教授为首的跨学科专家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国防信息安全专家马雅莎高级工程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茂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廖貅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脑科中心主任张庆华教授、复旦大学余金明教授等。
郭佑民教授,医学博士,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曾任首都医科大学和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获陕西省“三五人才”和“德艺双馨”医师称号。从事放射学基础与临床、信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的跨界研究。曾任多个国家级学会的副主任委员、常委、陕西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曾担任国家、省部级项目和成果的奖评审专家;多本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先后承担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项、国家卫健委临床学科建设项目、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重点项目等10余项。主编、主译专著10余项,发表包括SC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6项。先后培养硕士、博士200余人,部分已成为行业骨干。
马雅莎,曾担任总装备部科技信息研究中心、中央军委科技委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在信息与数据安全领域拥有30余年工作经验,荣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6项,科协”银河”奖,部队”银剑”一、二等奖28项,政府优秀科技干部特殊津贴,荣立部队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国家高新武器装备工程银质奖章、中国航天基金会个人奖等荣誉。
陈茂教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天府杰出科学家,现任心脏结构与功能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结构与功能研究室主任,曾任华西医院心脏内科主任。
长期从事心脏瓣膜病关键机制、早期干预措施及新型器械开发研究、心力衰竭关键机制、防治策略及诊疗器械开发研究及心脏疾病智能模型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研究,在心脏疾病领域的治疗体系建立、适应症拓展、高端器械国产化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总题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等省部级及以上课题22项、于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Circulation、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发表国际论文302篇(排1或通讯)、以第一负责人身份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34项、制定指南、共识4项。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脏瓣膜病学组组长,伦敦、东京等国际瓣膜会国际联合主席。
廖貅武,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系统与智能商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决策与机器学习中心负责人,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入选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决策与机器学习、大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信息系统经济学、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产品与定价。近年来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工信部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重大、重大研究计划、海外合作项目以及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华为项目等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际顶级期刊和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130余篇论文,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现担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经济与管理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大数据与商务智能研究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数据与知识系统专委会常务委员。
张庆华,医学博士、二级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先后在美国、德国、日本留学。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脑科中心主任、神经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青年委员会委员、欧美同学会颅底分会全国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垂体腺瘤专家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委员会委员、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兼肿瘤学组组长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
张庆华教授曾在国内率先提出桥小脑角区“三对血管神经复合体”的理论,深谙显微及神经内镜微创技术,尤其擅长垂体瘤、颅咽管瘤、听神经瘤、脑干肿瘤、桥小脑角区及岩斜区等复杂颅底脑膜瘤的显微微创手术;在脑胶质瘤手术及综合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脊髓肿瘤、脑血管病包括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的显微微创手术及重症颅脑出血损伤的救治方面等均具有丰富、成功的临床经验;在国内较早期开展神经外科机器人手术治疗丘脑等脑深部病变。
余金明教授,医学博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导,现任上海胡锦华健康教育促进中心主任,在慢性病流行病学、统计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领域有30余年工作经验,目前担任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社区分会主任委员、国家首批科普专家、国家卫健委健康促进与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何满西研究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博士,主任医师,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曾任中华医院管理协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常委,任大型三甲医院院长近20年,管理经验丰富,擅长临床交叉医学及医疗信息化研究创新,仅用6年时间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医院创建为医学研究领域世界376强。
培安美总裁涂飞云表示,为响应政府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号召,本人去年回家乡温州投资创办了培安美(浙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脑机接口、医用芯片、医用操作系统等“卡脖子”科技,希望早日将温州打造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本次培安美跨学科人才团队的引入,标志着培安美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领域迈入全国第一梯队。在未来,培安美将继续引入海内外中青年科学家、工程师及运营管理团队,在北京、成都、西安、温州等地成立医工交叉联合实验室,统筹布局芯片材料、算力、数据、大模型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深耕脑机接口、医用芯片、医用操作系统、医疗机器人等科技创新领域,目标是将培安美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